普覺佛學研究社畢業校友聯誼會討論區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普覺佛學研究社畢業校友聯誼會討論區

天南地北,世出世間,普覺學長,彈指共聚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搜尋搜尋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搜尋
 
 

結果按:
 
Rechercher 進階搜尋
最新主題
» 普覺聯誼會新論壇啟用公告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2-03-06, 7:58 pm 由 Admin

» 唯心修行知多少-吳得明學長造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2-02-15, 2:09 pm 由 訪客

» 普覺社北區聯誼會101年2月19日共修活動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2-02-07, 12:22 am 由 Admin

» 生活閒談--選後雜感(無黨派立場,純隨意寫寫.因非佛學詩詞.若不妥請刪無妨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2-01-16, 12:52 am 由 訪客

» 普覺校友北區聯誼會101年1月08日共修活動公告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2-01-05, 12:50 pm 由 訪客

» 新年快樂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1-12-30, 11:04 pm 由 Admin

» 101年埔里供僧活動公告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1-12-28, 12:15 pm 由 訪客

» 覺 後 語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1-12-21, 9:05 pm 由 訪客

» 普覺社北區聯誼會100年12月11日共修活動公告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1-12-04, 11:30 am 由 訪客

» 佛光山2012年國際英語佛學生活體驗營通啟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11-11-30, 11:11 am 由 yijih

導航
 歡迎頁
 首頁
 會員列表
 個人資料
 常見問題
 搜尋
版面
合作伙伴
免費論壇

免费论坛

brothersoft.com
最優秀的發帖人
yijih (189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Admin (19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Yoma (14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moi (10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一無是處 (9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changhan (8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greylatte (1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hi84137983 (1)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lcap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ing_bar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Vote_rcap 
投票

 

 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????(??)
訪客
Anonymous


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
發表主題: 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   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 Empty2009-06-13, 5:43 pm

發表於: 星期四 六月 05, 2008 10:14 am 文章主題: 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所以,當我們要行化小緣,首先要具足勇氣;如何以「無畏」的精神,跨出第一步,只要第一步能跨出,第二步自然就無問題了。人往往於第一步要跨出去之時,總是猶豫不前,擔心害怕不已。尤其一個優越感極強的人,或者是學歷愈高的人:往往要做這方面的體驗,幾乎是不可能。想要跨出體驗的第一步,沒有十足的勇氣,是絕對無法成行的。因為一想到逆境或羞辱當前,此情此境,孰能堪忍?幸好學佛嘗試任何苦行的體驗,沒人勉強,全係自願:否則的話,沒有幾個人願意當出家人了。

除了要有勇氣,還必須要能放下自我:這一點如果做不到的話,出去化小緣,就會蠻幹一番,變成了匹夫之勇;再不然感覺很苦。畢竟以低姿態方式去面對大眾,當然於自我的修養,要能更淡泊、更放得下了。比如說,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品,曾有如下敘述常不輕菩薩的行跡,有名常不輕,逢四眾便禮拜讚歎,而作是言: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也因經常禮拜讚歎他人,而遭人垢罵,或以杖木、瓦石而打擲之,而其如此行徑,經歷多常被罵詈,而不生嗔恚。事實上,以這種修養的功夫,他的訣竅就是在乎放下自我。也因為能放下自找,方足以成就忍波羅蜜的功德力,乃至於最後道業的成就,這是於經典有實例可查證之事。所以,從常不輕菩薩的作為上,我們可略窺出常不輕菩薩是個提昇位(五地~七地)的菩薩行者,絕不只是一般變化位(初地~四地)的行者。因此,行化小緣若能具足這兩點,出去面對一些逆境的體驗,應該不是一件困難之事,甚至還能表現出一份酒脫自在的修養。

除了上述兩點在心理上應具備的認識之外,亦可以以我們的心情的好與否,再區分為二,選擇其中之一,而去行化小緣,那必然對我們的修養,會有重大的發現或突破,略述如下:

第一:心情最好的時候,去化小緣。因為情緒最好的時候,面對人家的屈辱:當下使你的心境, 跌落谷底,如同股市跌停板,以長黑收場,在這種大起大落的心境之下,你到底體驗了什麼?又發現了什麼?於自己所能把握的,又是什麼?所以,情緒好的時候,去化小緣,雖是掃興!但也才是真正跟自己過不去哩!

第二、心情最不好的時候,去化小緣,那也是觀照自己的最佳時刻。當我們自己情緒處在最惡劣的時候,本來就是一肚子的無明,人家再來個火上加油,你還要承受得了;或者是,本來自己已經夠煩惱了、夠苦了,別人再來個苦上加苦,想一想那是一種什麼滋味?簡直是快要「抓狂」了,或是把自己逼人絕境之中;如果沒有點定力或忍行的修養,必然會出亂子。因此,我們可以發現,想要做到心平氣和,也不是件簡單之事。

當我們要行化小緣的體驗時,必須要具備有一種功夫的修養,即是「默照」的功夫。比如說,你站在人家店舖門口,人家給你一百元,你說我不要,我只要一元,人家如果罵你莫名其妙,趕快滾蛋,你就得謝謝人家,因為這正是你所想要化的緣。當然於此時刻,你就必須用默照的功夫,默默的照見自己心念的變化:直至他拿給你一元,你方可以離開。尤其是,人家罵的愈兇愈好,這是最佳返照自我的時刻。只不過,以現階段台灣佛教逐漸普遍化的情形和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,想要有這種體驗的機會,也不多見了。除非是你把人家搞火了、或激怒了,那這下真的會被罵的很慘!比如說,人家不給你錢,你拚命的猛敲引磬,叮!叮!不斷地叮,以現在的環保意識,那叫做製造噪音,會引發人家的煩惱,這是不可以的。最多引磬打兩下,提醒一下對方,你還是默默的站在那裡,絕不可以人家不給你就離開,一定要到對方有反應為止,即使怒罵,因為,至少人家罵你也是一種給啊!而所化緣的真正目的,也就在此。(待續)
回頂端 向下
 
化小緣應有的認識 (三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普覺佛學研究社畢業校友聯誼會討論區 :: 佛法討論區 :: 學佛心得-
前往: